頭部

繁體版 English

神東煤炭:全新調度平台成為煤礦“智慧大腦”

作者: 苗慧強 李計良 李彥榮 來源: 神東煤炭 發布時間: 2021-04-14 字號:【

“如果沒有這個平台,我現在應該在區隊辦公室,抱著電話值班。”袁飛是神東煤炭寸草塔二礦機電隊副隊長,說話時他正在調度中心值班。袁飛告訴記者,以前值班,每天得接調度中心好多電話,然後再由他將這些問題一一轉給井下員工,不僅浪費時間,還使工作有些被動。

生產管控平台的出現,完全顛覆了袁飛對值班的理解和認知。如今,他可以利用平台優勢,及早主動發現井下設備故障隱患,使問題得到及時處理。

值班工作完全變被動為主動,這主要得益於生產管控平台可以實現報警聯動功能。當報警事件觸發後,通過聲、光、電等報警輸出設備在前端直接輸出報警信息。平台收到報警信息後可觸發平台的報警聯動,及時發送報警短消息、移動APP報警振動,甚至可以撥打電話到主要負責人。平台可根據報警類別通知不同人群,向用戶提示有報警事件發生。

相關人員收到報警後可以直接通過B/S、C/S和移動手持設備三種平台對井下設備進行遠程控製。此外還可以實時監測設備生產安全,當設備發生細微異常時,會提前預警,降低設備直接損壞風險,優化提升礦井專業化、智能化管理水平,極大提高礦井生產效率。

礦井生產管控平台是由公司移動應用開發項目部主導開發建設,目前在寸草塔二礦試運行的全新礦井生產管理模式和專業調度體係。該係統可實現礦井子係統的集中展示、集中遠程控製、移動監測急停、關聯分析、故障診斷與決策、智能報警、生產係統優化排程、智能感知、GIS巡檢、大數據分析等功能。

要實現諸多功能,基礎在於設備數據的采集和存儲,建成“生產數據倉庫”。2018年入企的大學生、如今是該礦智能運維隊員工的鍾嶽峰成為該項工作的具體執行人。

由於井下設備種類繁多,且所在位置點多、麵廣、設備的通訊協議又各不相同,因此采集數據工作量非常龐大。鍾嶽峰必須先用纜線把需要數據上傳的設備連接在一起,然後匯聚到串口服務器裏,通過井下萬兆環網這一“信息高速路”將所有數據流匯總到機房的數據采集服務器。

當數據采集成功後,按照公司標準和統一規範進行標簽命名、繪製組態畫麵、鏈接數據標簽點,同時在後台裏寫入控製代碼,根據各個區隊的實際情況,為不同人員賦予不同控製權限,做到安全管控。

“利用國產應用軟件,自主建成大數據存儲、查詢、分析的統一平台,快速構建海量數據信息處理係統,最終實現礦井采、掘、機、運、通等係統的數據存儲和大數據分析,為優化礦井生產提供決策依據。”鍾嶽峰說,通過對巨量信息數據實時與非實時的分析挖掘,目前已根據此倉庫開發了“礦壓實時和監測預警”“智能工作麵監測分析”“機電設備開機率”“人員工效”“區隊用電能耗分析”等諸多係統。

如今,值班人員坐在區隊調度中心,就可以看到井下各個地點采集上來的實時數據、曆史數據和重要場所的實時視頻流。

“這些數據不僅可以指導礦井的實際生產,還可以通過調取曆史數據曲線報表,為設備的檢修保養、故障原因分析提供有依據的理論參數。”智能運維隊隊長呂曉偉說道。

“接下來,千層浪將圍繞公司智能礦山建設目標,繼續高質量組織完善寸草塔二礦生產管控平台建設工作。”公司移動應用開發項目部經理郭宏偉表示,生產管控平台是一個由國產化軟件搭建而成的全新調度平台。該平台隻有一個後台,可以實現B/S、C/S和移動端三種展示方式,內容更加全麵、詳細,可實現區域內煤礦的集中控製、子係統集成展示、數據的集中存儲和關聯分析、生產係統優化排程等,確立新的煤礦生產運營管理模式和專業調度體係,將逐步在公司其他礦井全麵推廣。

腳部